缺氧型飲食問題

妳是否常得依靠咖啡提神幫助工作或學習?

相信很多一天不喝咖啡就渾身不對勁,一天精神也沒有,小心!你已經咖啡因中毒了,不管是咖啡、茶、可樂、巧克力等裡面主要都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它的化學結構和一種專門舒緩神經的大腦神經傳遞物質:腺苷(adenosine)部份很類似,因此咖啡因就發揮它「乞丐趕廟公」的特長,強奪頂替了腺苷的位置,而讓真正有舒緩功能的腺苷不能發揮作用,這個腺苷恰巧又是製造能量ATP的基本原料,沒有它,細胞立刻進入「缺氧」的緊急狀態,我們都知道缺氧就是經痛的主要來源之一,這也是為什麼每天都要喝一杯咖啡的女性,都伴隨著每個月嚴重的經痛,甚至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所以要解決經痛,先戒掉咖啡吧。 

妳是否常飲用冰涼的飲料或果汁?

大家都知道女生不能常吃冰,但卻很疑惑是為什麼?在排卵之前喝下冰涼飲料之後,卵泡的成熟過程就會嚴重的受到干擾,讓經期的時間變長且不容易受孕;相反的,在排卵之後喝下冰涼飲料,則非常容易讓子宮內膜缺氧萎縮,並讓子宮肌產生大量的收縮,不但受精卵不容易著床,而且因位大量的發炎物質(如前列腺素等)提前分泌,經痛勢必加劇嚴重,月經時間必然會加長。

妳是否是位素食主義者或經常喝豆漿、吃豆腐豆花?

近年來非常流行女性吃豆漿,但是有經痛或子宮肌瘤等婦女病的女性,千萬不能使用,因為類的植物中含有大量類雌激素物質(例如:異黃酮isoflavone、香豆素coumestan、木酚素lignan)等,由於它們都是固醇類化學結構並且和雌激素相似,造成子宮內膜細胞大量分裂,月經時更多的游離子宮內膜細胞有機會逃逸,進而發展成為沾黏現象,更會拉長經期時間,可能會變成七到十天才會結束,豆漿等產品對女性當然有益處,但是千萬不能過量,以免得不嘗失。

妳是否常在月經前後用當歸四物補一下?

很多人都會覺得很奇怪,怎麼我經常使用四物湯經痛還是沒有改善呢?那是因為妳補錯了,這些對營養不足中的女性,確實能改善與補充她們月經的失血不足,以加速血液的增生分化。只不過當營養充裕時,過量的植物性雌激素攝取時,由於四物湯中的當歸,裡面含有的阿魏酸(Ferulic acid)等物質,會引發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α)的大量生成,而讓子宮內膜細胞分裂加速,讓沾黏更多,所以常常會有經痛或腹瀉的反應。

妳是否經痛時常服用普拿疼等類的止痛藥物?

當經痛已經痛到不行時,當然就不需使用止痛藥,但是我們千萬不能依賴止痛藥,長期來說造成子宮的缺氧,缺氧久後,減少月經來時的發炎經痛,將減少前列腺素的分泌,也同時直接抑制了月經時免疫系統的正面作用。除了讓更多的游離子宮內膜細胞有機會逃逸,也會抑制子宮肌在月經時的收縮力,讓該排除的內膜仍然存留形成積瘀,所以下次來經痛只會更痛。甚至有更多的血塊。

姐姐妹妹的案例分析

大部分經痛生理痛的類型可細分為九大類,其經痛生理痛類型有:咖啡不離手的咖啡姊、經常情緒低落的憂鬱妹、頂客姊、不忌口引用冰品的冰涼妹、體重失控的貴妃姊、吃不胖的竹竿妹、作息時間混亂的夜貓姊、容易神經緊繃的緊張妹以及神農試百草的大補姊。每個類型都有一個經痛生理痛的案列分享,從人物經痛生理痛的故事分享,點出引發的痛原問題,並提出解決該案例經痛生理痛的有效方法,從日常生活與積極保健雙重配合下,最終離經痛生理痛的病原,重返健康幸福人生。 

妳是否得依靠安眠藥物幫助入睡?

褪黑激素的分泌自然較少且不規律,會使得促性腺釋放激素分泌不正常,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正常生理時間就會被打亂,專門破壞細胞間質的MMP蛋白脢大量生成,月經時游離的內膜細胞到處沾黏的情況自然普遍。同時也由於低濃度的褪黑激素會減少前列腺素的生成,這會讓許多的發炎因子與免疫系統減弱,使得每次月經時清理游離的內膜細胞功能大大受損。這也是為什麼生活睡眠品質不佳的人都有嚴重經痛的原因。

妳是否服用避孕藥物來避孕或停經?

市面上的避孕藥多半是用含有「雌激素」以及「黃體素」,透過連續服用的避孕藥,會會透過維持高濃厚的生殖賀爾蒙濃度,黃體素的功能之一就是阻擋鈣,當黃體素越多就會阻擋越多的鈣,當黃體素瞬間下降時,子宮就會大力的收縮,這時候就有很嚴重的經痛感,抽蓄、悶痛等反應。

經痛與生理痛

從認識經痛與生理痛開始

女性一生或多或少都有過的經痛經驗(又稱為生理痛)但是普遍見缺對於經痛的基本知識,因而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黃金定律。因次,在進入治療經痛生理痛之前,我們需先從認識經痛與生理痛開始著手,例如經痛是什麼、經痛發生原因、經痛類型、經痛症狀、經痛發生因子、經痛易患族群以及賀爾蒙與月經週期等,並介紹現有醫學治療對於經痛評估與流程,細細咀嚼這個攸關女性健康與幸福的月經及經痛生理痛因果寶典,從基礎知識扎根,才能找出自身病痛根源。

發現經痛的根源─缺氧

造成經痛生理痛的主要原因為缺氧,到底缺氧為何造成經痛,我們將先從介紹有氧無氧代謝對身體機能、生殖器官的重要性。接著進入重點,詳細分析導致身體缺氧、誘發缺氧體質的因素–沾黏拉扯與缺氧、心臟功能與沾黏缺氧、血管問題與經痛缺氧、二尖瓣病變與經痛缺氧、子宮內膜異位症與經痛缺氧,最後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造成經痛的飲食因素以及導致經痛的生活習慣因素。經痛的缺氧問題絕非一朝一夕形成,大部分多為心血管問題引起的缺氧沾黏問題,讓我們先完全掌握經痛缺氧的因果關係後,下一步我們就可以輕鬆地選對預防與治療方式,遠離經痛生理痛的困擾。

探討經痛的根本防治方法

根據本研究室研究發現抑制缺氧沾黏是解決經痛、生理痛最有效方針。市面上的產品或是現有醫學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都只表面抑制了疼痛的前端問題,例如消炎、停經、肌瘤囊腫切除等來解除經痛,但是當一階段的治療停止後,當月經正常來潮後,經痛、生理痛像是春風吹又生一般,立刻又找上門,甚至痛感加劇、子宮內膜異位更嚴重。

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從幾項植物萃取出的抗氧化物:MLB-R7、 GasZn以及黃連萃取物,可以有效抑制缺氧 ,降低沾黏、調節不規則電波,降低疼痛感、調節發炎狀態,從根本做到預防與治療的效過,將可有效解除經痛、生理痛,並減少經痛生理痛再復發。

揪出經痛治標問題

婦產科、診所對經痛的治療有一套標準程序,先從經痛的檢查與診斷,將姐姐妹妹們分門別類貼上原發性經痛或是繼發性經痛(其中繼發性經痛又可細分為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巧克力囊腫等引起)一族,然後施予標準的治療程序,但是不管是施予藥物或手術治療,復發率高達8成。這一章節我們將好好為姊妹們來揭開現有醫學治療上的缺陷問題,從經痛止痛藥、經痛避孕藥、經痛賀爾蒙藥到復發率亦高的治療經痛手術。透過圖文段落式的描述解說,讓姐姐妹妹們可以更快、更容易的了解目前自己正在進行的經痛生理痛治療法之優缺點。

經痛補品的錯誤觀念

許多女性有使用四物、月見草油的習慣,平常也會買補品作為調養身體之用,不過常常適得其反,反而滋補了肌瘤、囊腫,經痛生理痛情況越來越嚴重。在這裡我們將提供經常經痛生理痛的女性了解那些是適合自己補充之產品,而那些補品是絕對需要避免,例如四物當歸、生化湯、大豆卵磷脂、亞麻酸GLA是女性常見用來調節月經、治療經痛生理痛的補品,然而這類產品由於富含類雌激素因此會造成子宮內膜細胞異位加劇,也就是說這些雌激素補品提供了子宮內膜異位養分,使這些叛變的內膜細胞得以擴大版圖,甚至已經停經之婦女,若子宮內有殘存的肌瘤,也會因此被刺激而變大,壓迫到膀胱引起發炎等,原本想補充一些女性荷爾蒙的美意,卻變相造成疾病的產生。

姐姐妹妹的案例分析

大部分經痛生理痛的類型可細分為九大類,其經痛生理痛類型有:咖啡不離手的咖啡姊、經常情緒低落的憂鬱妹、頂客姊、不忌口引用冰品的冰涼妹、體重失控的貴妃姊、吃不胖的竹竿妹、作息時間混亂的夜貓姊、容易神經緊繃的緊張妹以及神農試百草的大補姊。每個類型都有一個經痛生理痛的案列分享,從人物經痛生理痛的故事分享,點出引發的痛原問題,並提出解決該案例經痛生理痛的有效方法,從日常生活與積極保健雙重配合下,最終離經痛生理痛的病原,重返健康幸福人生。 

經痛討論分享區

在經痛討論室中,我們可以看到更多關於經痛生理痛、經痛缺氧沾黏、原發性經痛、繼發性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最新治療方法等國內文獻探討、報章雜誌經痛健康專欄刊載等,並特別增加讀者Q&A,讓有經痛生理痛或是家人有經痛生理痛困擾的讀者,可以透過自我檢視、互動分享而增加讀者治療的信心與勇氣。在經痛書籍介紹中,陳志明博士撰寫的『子宮內膜革命:經痛(生理痛)、肌瘤、不孕症大滅絕』,此書為國內第一本針對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症引發之經痛生理痛、子宮內膜異位之肌瘤、囊腫、不孕症,從根本原因、日常生活與飲食之影響、現有治療問題、根本解決方法,以及大家最想知道的最新研究配方,以專業科學角度,將新知新觀念介紹給讀者們。

經痛是什麼

經痛 (Dysmenorrhea) 是指女性在月經前及期間,出現的各種生理上之疼痛,包括腹部絞痛、腰酸背痛、頭痛、噁心嘔吐、乳房脹痛、體重增加、長青春痘、腸胃不適等生理症狀;在心理方面將發生如情緒低落、煩悶、焦慮、失眠等症狀。又可稱為痛經或生理痛,對大多數女性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之影響。

18歲前的經痛

一般來說,經痛常被分為兩類型:原發性經痛與繼發性經痛,不論哪種類型都會發生疼痛,包括腹部悶痛、絞痛、腹瀉、頭痛、嘔吐、腰痠等症狀。根據調查,90%的女性有過經痛的經驗,其中原發性經痛更是青少女缺課的首要原因,患病率高達67.2%。簡單的說就是從少女轉變成女性時的轉變與適應現象。

由於初經時到發育成熟前,身體尚在發育階段,過度的子宮收縮與血液供給不足的缺血性疼痛、加上前列腺素的大量分泌,以及外在的因素如減重、體重過輕等抽菸、經期過長等總總原因而引發原發性經痛。大多在18歲~20歲經痛就會逐漸減緩,甚至不再發生。

18歲後的經痛

一般當女性在18歲之後仍出現經痛現象,則絕大多數為繼發性經痛。所謂繼發性經痛是指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病變–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巧克力囊腫、腹腔沾黏等問題所造成的發炎性疼痛,尤其在女性的生理期前及期間,在子宮收縮之下將引起的觸發性、牽扯性的疼痛,可以說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所發出的警示聲。

繼發性經痛與子宮的病變畫上等號,因為個人長期處在慢性缺氧,加上月經期間血管收縮導致缺氧達到最高點,引發大量沾黏,沾黏拉扯會造成經痛、而沾黏惡化成子宮肌瘤、肌腺瘤,在月經期間時,又會因子宮收縮拉扯,而造成嚴重經痛,可以說是環環相扣、惡性的循環。

許多長期經痛的女性在未婚時,總是以為吃顆止痛藥、忍一下就過去,沒想過有一天經痛會成為她們日後組成一個完整婚姻家庭的阻力。根據統計,80%長期經痛女性,在幾年後都檢查發現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也正是不孕症患者的最大宗。

月經與經痛

女性的身體會為每一次的懷孕機會做好準備,因此在卵子排出送達子宮前,子宮內膜細胞開始增厚,賀爾蒙的分泌也會改變。一旦卵子未受精,身體就會產生一連串反應來清除這些內膜細胞,於是就產生月經,現代人多半會用比較通俗、口語的方式來詮釋,例如MC(Menstrual cycle)、大姨媽、好朋友等。

經痛就是在月經期間產生的疼痛,較為嚴重的經痛症候群甚至會在經期前就開始顯現。月經期間出現經痛,主要原因與子宮清除內膜細胞所啟動缺氧與前列腺素的機制有關。因此目前有部分醫藥在治療經痛的策略上,就是讓月經先停止報到,但顯而易見的是,根源問題未解決,一旦恢復正常生理期,經痛問題還是存在。

月經期之前一天,身體清除子宮內膜的機制:釋放血管收縮素以緊縮血管造成缺氧收縮子宮肌肉層內的血管,造成子宮缺氧以排除外層的子宮內膜細胞月經期發生之間,啟動免疫防衛機制:分泌前列腺素及發炎因子啟動免疫因子及巨噬細胞,清理子宮內外已剝璃的游離內膜細胞。

月經症候群

每當沒有受孕的訊號發生之後,生理週期就會為下一次受孕機會進行準備。因此當月經期發生時,子宮內膜將開始崩裂,血小板來到此處緊急修復,而此時大量的血管收縮素(血管張力素)會被釋放出來,子宮因為前列腺素的影響,會產生類似發炎的現象,因此產生劇烈經痛感。而血管收縮素(血管張力素)也造成了子宮嚴重的缺氧,讓外層的內膜細胞快速脫落排除。這段期間的血管收縮素(血管張力素)的濃度也產生了變化,因此許多女性在生理期前、中、後,情緒的起伏、煩躁感會特別明顯,偶有噁心、嘔吐,甚至影響睡眠品質。

經痛的發生原因

造成經痛主要的根本發生原因總結的說就是『缺氧』(Hypoxia)

月經的發生

月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在經期前身體黃體素的濃度已降到最低,這將會誘發分泌內皮素 (Endothelin) 刺激位於子宮肌層中的血管發生緊縮現象,而使外層的子宮內膜能快速凋萎。同時沒有了黃體素的保護後,血液中的鈣質將快速的流進子宮肌肉細胞中,這將使得子宮肌大力的收縮,以讓這層舊的子宮內膜剝離。其目的是為了再造一層新的子宮內膜環境,以迎接下一次受精卵可能的到臨。

原發性生理痛發生原因

由於經前的慢性缺氧,將相對增加黃體素的濃度,一旦因為沒能受孕則將急速消散,這時將比正常濃度的情況引發更多的內皮素還有發炎因子,以及更多的鈣質流入子宮肌層細胞內,使得血管及子宮發生過度收縮,而令經痛的痛楚擴大,這種情況是為原發性經痛或18歲前的經痛。

繼發性生理痛發生原因

當慢性缺氧的問題長期持續發生時,除了原有因為強烈收縮及發炎引發的經痛之外,游離的子宮內膜細胞及子宮周邊器官的外膜層,也因為處在慢性缺氧狀態而發生沾附現象,接著慢慢形成沾黏組織,因此每當經期子宮收縮之際,子宮與各個器官也同時發生拉扯的現象,於是除了產生更嚴重的經痛問題之外,腹瀉(與大腸拉扯)、頻尿(與膀胱拉扯)、腹痛(與胃腸道拉扯)等等問題也一併發作。持續的慢性缺氧,將演變成在沾附點上的游離內膜細胞啟動血管新生而成長增生,於是便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包括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巧克力囊腫、腹腔異位增生)等更嚴重的良性腫瘤問題,而使得經痛問題深化嚴重。

原發性經痛

(Primary Dysmenorrhea)

所謂的「原發性經痛」是指無明顯生殖器官病變,而是前列腺素、子宮收縮、賀爾蒙、內分泌失調、子宮發育不全、子宮頸官狹窄、體質虛弱,甚至有的是因為心理壓力問題,導致的經痛。經痛程度與經痛感受度則因人而異,一般來說,這種原發性經痛,大多發生在青少女時期,盛行率可以高達90%,會隨著發育成長,經痛會逐漸減緩、甚至不再發生,不過根據研究發現,許多原發性經痛有很大的比例會延伸變成繼發性經痛,這與長期缺氧、沾黏會改善、減緩有非常大的關係。

原發性經痛的病理流程

簡單的說,女性的子宮主要是用來孕育受精卵,而這項功能則是藉由雌激素(Estrogen)及黃體素(Progesterone),這兩項賀爾蒙控制及維持這項功能。新的研究發現,原發性經痛先是因為許多不當的生活因素改變身體後,造成前面這兩項賀爾蒙不平衡所導致。主要包括缺氧程度、黃體素濃度、鈣質不當補充等問題的交替作用後,最後才引發痛感因子、發炎因子等最後病理問題的疼痛。

一、黃體素防止鈣質流入子宮細胞

過了排卵期之後,黃體素在子宮內的濃度將急速增高,一般正常的人的濃度將從0.5ng/ml增加到19ng/ ml,這些黃體素的主要功用,是使得子宮內膜細胞變得緊密增厚,增加縐摺和儲藏營養腔室,以提供胚胎良好的生長環境,同時增厚子宮頸以阻斷精子進入子宮。

黃體素的另一主要手段是阻斷子宮內外周遭細胞的鈣通道,這會讓子宮、血管的平滑肌及精子的尾巴都會鬆緩不收縮。所以子宮在這段黃體時期,血流會增加、體溫會上升、子宮會充血、精子游不動、免疫會暫停等等生理現象。

二、慢性缺氧使得黃體素濃度降低

許多因子會造成女性身體慢性缺氧,包括二尖瓣膜症候、過胖、過瘦、冰冷及刺激飲食、缺乏運動、緊張、壓力、憂鬱等等因素,都直接間接的形成慢性缺氧。而研究發現慢性缺氧將降低體內黃體素的濃度,然而女人的身體在黃體期是利用高濃度黃體素以減緩血管收縮,增加血流以減低缺氧的傷害。

三、月經前相對低濃度的黃體素快速消散

月經形成的必要條件就是需要令黃體素消散退出,才能使子宮內膜剝落。否則持續濃度的黃體素,將讓身體以為已經懷孕,從而發生準備懷孕的賀爾蒙分泌及其他生理狀況。目前婦產科醫學界常開立避孕藥來治療經痛,原理就是利用外部給予大量的黃體素以欺騙身體。只不過欺騙一下身體或許偶爾還可以,但是研究發現長期為之則將明顯發生乳癌的風險!

由於身體慢性缺氧降低了黃體素正常的濃度,因此每當黃體素消散進入生理期之際,後續的反應作用(鈣質流入反應、免疫發炎反應)也將特別劇烈。

四、啟動鈣質快速流入子宮肌細胞

就像皮球壓得越重,反彈得越高一樣,當原先高濃度黃體素全面遮擋鈣質流入細胞的現象去除之後,細胞內將因長期鈣質的缺乏而快速大量的吸收血鈣。

五、高鈣流觸發肌肉細胞強烈收縮

當大量的血鈣進入到子宮平滑肌之後,高濃度的鈣離子將一連串觸發細胞內的肌動蛋白(Actin)及肌球蛋白(Myosin)的協同作用,使得細胞發生較大的收縮。而一連串的平滑肌細胞收縮之後,將發生子宮強烈抽蓄性的收縮(Cramp),這是造成經痛的第一要素。

六、分泌高濃度血管收縮因子

當較高濃度的黃體素消退之後,將刺激血管收縮的激素:內皮素(endothelin)及血栓素(Thromboxane) 的大量的釋出,同時失去黃體素阻斷的血鈣,也同時將快速的湧入到子宮血管的平滑肌,在這三項因子刺激之下,大量的鈣離子將活化細胞內的肌動蛋白(Actin)及肌球蛋白(Myosin) 的協同作用,使得血管平滑肌細胞發生巨大的收縮,從而緊閉位於子宮肌層的螺旋動脈的底部,這動作將使依賴血管末端存活的子宮內膜細胞發生急速缺氧,使得子宮內膜細胞得以游離剝落,這是造成月經及經痛的最重要要素。

七、觸發高濃度免疫發炎因子

當黃體素從高濃度的狀態快速消退之際,將引發免疫系統快速的反應,包括大量釋出巨噬細胞(macrophage)以清除吞噬游離的子宮內膜細胞,同時也會製造更大量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與白介素(Interleukin)等發炎因子,以修補內膜細胞的剝離處,並提高防禦感染系統,這些動作是造成經痛的必要因素。

八、原發性經痛發作

人們及醫界對於原發性經痛的認知觀點,一般仍然停留在青春期時期少女自身的賀爾蒙調適不當等說法上,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卻發現最終仍歸因於身體及生活習性所造成的缺氧問題,才是經痛問題根源。

繼發性經痛

Secondary Dysmenorrhea

簡單的說,是指非原發性經痛所引起的生理痛都稱為繼發性經痛。主要包括沾黏性經痛及腫瘤性經痛二個類型。

繼發性經痛的產生還是因為慢性缺氧的問題長期持續發生,除了使得原有因為強烈收縮及發炎所引發的原發性經痛之外,還得加上因為游離的子宮內膜細胞及子宮周邊器官的外膜層,在處於慢性缺氧狀態而發生沾附現象,接著慢慢形成沾黏組織,這情況使得每當生理時期子宮收縮之際,子宮與各個器官也同時發生拉扯的現象。這類型的經痛幾乎是 1+1>2的痛楚,除了產生更嚴重的經痛問題之外,腹瀉(與大腸拉扯)、頻尿(與膀胱拉扯)、腹痛(與胃腸道拉扯)等等問題也一併發作。

另一種持續的慢性缺氧的子宮病痛發展,是演變成在沾附點上的游離內膜細胞啟動血管新生而成長增生,於是便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包括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巧克力囊腫、腹腔異位增生)等更嚴重的良性腫瘤問題,而使得經痛問題更加深化嚴重。一般來說,女性18歲後經常性發生經痛,則多屬於繼發性經痛,研究統計發現在青少年經痛女性中,有高達70%經痛女性在幾年後被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

腫瘤性缺氧型經痛

主要指這類的經痛問題起源於生殖系統周邊發生慢性缺氧,而使子宮或卵巢本身甚至腹腔內部組織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當月經期間因為生殖器官部位嚴重缺氧,因而觸發子宮內膜異位症增生擴大或壓迫而發生的劇烈疼痛反應症兆。常見的腫瘤性原因有子宮肌腺瘤、子宮肌瘤、巧克力囊腫、腹腔內膜異位增生等問題。

沾黏性缺氧型經痛

主要指這類的經痛問題起源於生殖系統周邊發生慢性缺氧,而使子宮或卵巢與周邊的器官(如膀胱)或組織(如大腸) 發生沾黏現象,當月經期間因為能量需求增大而使血氧相對不足,加上組織發炎膨脹而發生拉扯牽引,因而發生週期性的劇烈疼痛反應症兆。常見的沾粘性原因為手術、生活行為、飲食等問題。

心理性缺氧型經痛

主要指這類的經痛問題起源於神經功能的損傷或精神心理失衡,使身體長期處於『逃或打』的備戰狀態而使骨骼肌肉細胞耗能加大,導致生殖系統的血液分配減少而發生慢性缺氧狀態,子宮或卵巢細胞在月經期間因為能量相對更加不足,而衍伸更嚴重缺氧的一種疼痛反應症兆。常見的心理性原因為壓力失衡、情緒失控、過度憂鬱、躁鬱、悲傷、緊張等等問題。

血液性缺氧型經痛

主要指這類的經痛問題起源於血液功能的不全或不足,使氧分子的搭載能力降低或者損及氧氣交換功能,導致生殖器官發生慢性缺氧,子宮或卵巢細胞在月經期間因為能量需求激增,而衍伸更嚴重的急性缺氧所啟動的一種疼痛反應症兆。常見的血液性原因為地中海型貧血、缺鐵性貧血、脾臟發炎、腎臟衰竭等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