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型經痛血管新生

血管新生和妳的經痛問題?

子宮的血管密度多寡和妳的經期時間、月經排血量、缺氧與否,以及經痛強弱程度有決定性的關係。而在子宮裡血管新生的過度活性將可能是造成妳發生子宮肌腺瘤、子宮肌瘤、腹腔沾黏、卵巢巧克力囊腫等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必要因素。

當妳的子宮肌層及內膜層之中的血管密度太高時,一旦月經發生之際,將容易造成大量的失血,為了快速止血,身體將分泌大量的血管內皮素(endothelin)收縮血管,並製造及釋出較多的血栓素(Thromboxane)以形成血栓,只是要製造這些血栓素的前提,則必須先大量製造前列腺素以作為血栓素的原料。不巧的是,大量的前列腺素卻又是造成經痛發炎的最重要物質。因此血管新生的程度直接的影響妳月經時的經痛程度。

當妳子宮缺氧時為何會發生血管新生?

『當上帝把門關上的時候,也會為妳開啟另一扇窗』,當妳的子宮處於缺氧的狀態下,為了不讓妳的子宮內膜細胞因為氧氣及養分不足而凋亡,於是就從妳缺氧的細胞分泌並釋放大量的血管新生素到周圍的血管,促使這些血管分芽長出新的血管,以輸送更多血液給缺氧細胞。

從妳的缺氧細胞分泌的血管新生因子有哪些?

大致上分為兩大類別,第一類稱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簡稱VEGF ),第二類稱為成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Fibrioblast Growth Factors,簡稱FGF)。

VEGF主要是從原有血管的內皮中誘導細胞轉方向,分芽成長並持續延伸血管內部,實際的主要的作用蛋白為VEGF-1。FGF的主要作用則是沿著VEGF所構建薄薄一層細胞的內皮血管膜,在這膜外再生長出真正的血管纖維彈性組織,以避免內膜層破損並得以承受血管內部的血液壓力,主要的作用蛋白為FGF-2。

新生血管如何從妳的子宮裡吸血?

由於子宮肌內部的血管是一種單一環弧狀、像樹枝分岔般的特殊構造,尤其在子宮肌層和子宮內膜層之間的血管,更是長得像彈簧一般的螺旋狀血管,但是新生的血管常常卻僅僅是弧線的延伸。因此每當月經時候血管內皮素及血管張力素等等收縮血管平滑肌,以造成子宮內膜剝落的機制,反而在新生的血管就無法實施,這使得月經期間將發生大量的出血,也讓部分的內膜剝落不完全,而讓月經及生理期變長及不規律!

妳該如何避免子宮內膜的血管新生?

『缺氧』是子宮肌基底層到內膜層形成血管新生最基本也是最重的關鍵因素!因此如果妳的身體原本就屬於在缺氧的狀態時,實際上在這些缺氧的各處器官組織就已經血管亂竄了,同樣的若你許多的生活因子、飲食因子(如過量的咖啡因、過分的情緒憂鬱、夜貓熬夜等) ,已經造成子宮缺氧的情況,則妳必然會發生經痛的問題,所以戒除一切造成缺氧的因子,是避免子宮內膜發生血管新生的最基礎方法!

妳該怎麼阻斷已形成的血管新生?

許多已經發生經痛的女性,甚至是常年為經痛所苦、月經血流過量、經期過長等等的姊姐妹妹,事實上在子宮部位都已發生了異常的血管新生問題。要徹底的解決異常狀況,除了要像上面所說的戒除一切造成缺氧的因子之外,還得積極的將血管新生因子阻斷。但由於VEGF因子的刺激是先期的因子,對於已經發生症狀的人來說,即使設法阻絕也並不易改變現況,因此設法阻斷FGF-2因子,則成了對付常年經痛的最佳策略。詳細的方式在經痛治本方法中詳述。

經痛是什麼

經痛 (Dysmenorrhea) 是指女性在月經前及期間,出現的各種生理上之疼痛,包括腹部絞痛、腰酸背痛、頭痛、噁心嘔吐、乳房脹痛、體重增加、長青春痘、腸胃不適等生理症狀;在心理方面將發生如情緒低落、煩悶、焦慮、失眠等症狀。又可稱為痛經或生理痛,對大多數女性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之影響。

18歲前的經痛

一般來說,經痛常被分為兩類型:原發性經痛與繼發性經痛,不論哪種類型都會發生疼痛,包括腹部悶痛、絞痛、腹瀉、頭痛、嘔吐、腰痠等症狀。根據調查,90%的女性有過經痛的經驗,其中原發性經痛更是青少女缺課的首要原因,患病率高達67.2%。簡單的說就是從少女轉變成女性時的轉變與適應現象。

由於初經時到發育成熟前,身體尚在發育階段,過度的子宮收縮與血液供給不足的缺血性疼痛、加上前列腺素的大量分泌,以及外在的因素如減重、體重過輕等抽菸、經期過長等總總原因而引發原發性經痛。大多在18歲~20歲經痛就會逐漸減緩,甚至不再發生。

18歲後的經痛

一般當女性在18歲之後仍出現經痛現象,則絕大多數為繼發性經痛。所謂繼發性經痛是指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病變–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巧克力囊腫、腹腔沾黏等問題所造成的發炎性疼痛,尤其在女性的生理期前及期間,在子宮收縮之下將引起的觸發性、牽扯性的疼痛,可以說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所發出的警示聲。

繼發性經痛與子宮的病變畫上等號,因為個人長期處在慢性缺氧,加上月經期間血管收縮導致缺氧達到最高點,引發大量沾黏,沾黏拉扯會造成經痛、而沾黏惡化成子宮肌瘤、肌腺瘤,在月經期間時,又會因子宮收縮拉扯,而造成嚴重經痛,可以說是環環相扣、惡性的循環。

許多長期經痛的女性在未婚時,總是以為吃顆止痛藥、忍一下就過去,沒想過有一天經痛會成為她們日後組成一個完整婚姻家庭的阻力。根據統計,80%長期經痛女性,在幾年後都檢查發現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也正是不孕症患者的最大宗。

月經與經痛

女性的身體會為每一次的懷孕機會做好準備,因此在卵子排出送達子宮前,子宮內膜細胞開始增厚,賀爾蒙的分泌也會改變。一旦卵子未受精,身體就會產生一連串反應來清除這些內膜細胞,於是就產生月經,現代人多半會用比較通俗、口語的方式來詮釋,例如MC(Menstrual cycle)、大姨媽、好朋友等。

經痛就是在月經期間產生的疼痛,較為嚴重的經痛症候群甚至會在經期前就開始顯現。月經期間出現經痛,主要原因與子宮清除內膜細胞所啟動缺氧與前列腺素的機制有關。因此目前有部分醫藥在治療經痛的策略上,就是讓月經先停止報到,但顯而易見的是,根源問題未解決,一旦恢復正常生理期,經痛問題還是存在。

月經期之前一天,身體清除子宮內膜的機制:釋放血管收縮素以緊縮血管造成缺氧收縮子宮肌肉層內的血管,造成子宮缺氧以排除外層的子宮內膜細胞月經期發生之間,啟動免疫防衛機制:分泌前列腺素及發炎因子啟動免疫因子及巨噬細胞,清理子宮內外已剝璃的游離內膜細胞。

月經症候群

每當沒有受孕的訊號發生之後,生理週期就會為下一次受孕機會進行準備。因此當月經期發生時,子宮內膜將開始崩裂,血小板來到此處緊急修復,而此時大量的血管收縮素(血管張力素)會被釋放出來,子宮因為前列腺素的影響,會產生類似發炎的現象,因此產生劇烈經痛感。而血管收縮素(血管張力素)也造成了子宮嚴重的缺氧,讓外層的內膜細胞快速脫落排除。這段期間的血管收縮素(血管張力素)的濃度也產生了變化,因此許多女性在生理期前、中、後,情緒的起伏、煩躁感會特別明顯,偶有噁心、嘔吐,甚至影響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