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性缺氧型經痛

主要指這類的經痛問題起源於血液功能的不全或不足,使氧分子的搭載能力降低或者損及氧氣交換功能,導致生殖器官發生慢性缺氧,子宮或卵巢細胞在月經期間因為能量需求激增,而衍伸更嚴重的急性缺氧所啟動的一種疼痛反應症兆。常見的血液性原因為地中海型貧血、缺鐵性貧血、脾臟發炎、腎臟衰竭等等問題。

分泌性缺氧型經痛

主要指這類的經痛問題起源於賀爾蒙分泌的不平衡、時間錯亂或停頓,而使生殖系統的血氧分配受到干擾甚至不足,導致子宮細胞或卵巢器官發生慢性缺氧,更由於子宮或卵巢細胞在月經期間因為能量需求增大而使血氧相對不足,因而發生劇烈缺氧的一種疼痛反應症兆。常見的分泌性原因為肥胖、藥物、生活行為、年齡等問題。

心因性缺氧型經痛

主要指這類的經痛問題起源於心臟功能的不全或損傷,使血液的輸送壓力不能滿足生殖細胞功能運作所需,導致的子宮內膜組織或卵巢器官發生慢性缺氧,尤其當子宮部位在月經期間因為特殊的汰舊換新機制所衍伸的嚴重缺氧狀況下,所啟動的一種疼痛反應症兆。常見的心因性原因為心肌老化、心臟衰竭、二尖瓣膜脫垂、瓣膜閉鎖不全等等問題。

經痛與賀爾蒙關係

在濾泡期時,大腦的下視丘會製造促性腺釋放激素的賀爾蒙,來啟動所有生殖過程。它會命令腦下垂體製造卵泡刺激素(FSH),以製造分泌下游的雌激素開始分泌,同時又當血液中已存在足夠濃度的雌激素之後,又會反饋使促性腺釋放激素(GnRH)命令腦下垂體製造黃體刺激素(LH),以令卵泡成熟破裂,於是乎卵子順利排出。

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 由腦下垂體分泌「卵泡刺激素」(FSH),而「卵泡刺激素」(FSH)則會刺激卵巢內的卵泡成熟,此時女性雌激素(E2)分泌最旺盛,除了刺激子宮內膜增厚,另一方面FSH也加緊刺激卵泡及卵子細胞的成熟,也扮演著重要地位。

黃體刺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 在卵泡準備成熟之前,會分泌雌激素來引導子宮內膜生長,以準備迎接受精卵到子宮著床,直到卵泡成熟,成為黃體細胞為止。而同時身體會傳達要腦下垂體停止繼續增加「卵泡刺激素」(FSH)的分泌,改由黃體刺激素(LH)來刺激排卵,當女性賀爾蒙的分泌將達最旺盛階段,也就是黃體刺激素(LH)分泌到高峰時,卵巢內的平滑肌將收縮而使卵泡破裂 。

在這個時期,主要是卵巢受到大腦分泌的賀爾蒙刺激以分泌卵泡,其中只有一個卵泡會成熟促發排卵,其他的則會萎縮,同時子宮內膜細胞將大量且快速增生。此時若是測量體溫,則體溫將會維持在比較低的溫度,但到了排卵日,溫度則會有明顯上升的變化。

​黃體期 雌激素(Estradiol, E2) 卵泡的外殼細胞受到黃體刺激素的刺激後,會分泌出女性專用的賀爾蒙:雌激素(E2)。它可以直接作用在DNA上面進行特別的細胞生成作用,也可以透過細胞內部不同的受體,刺激子宮內膜細胞分裂複製,加速子宮內膜的成長,以便在短短幾天內將子宮建構完成。

黃體素(Progesterone, PR) 當卵泡成熟,將卵子排出之後,卵泡壁將會塌陷同時卵泡內部的細胞將會變大、變黃而成為黃體。這些黃體細胞將分泌大量的黃體素,使子宮內膜增厚,同時也使血管產生擴張,以便為胚胎提供一個良好生長環境。在排卵前24小時左右,黃體刺激素(LH)分泌的濃度將會升至最高,這時的體溫就會從低溫上升,進入高溫期,直到排卵後,體溫就會隨排卵前的高溫期,繼續維持高溫的狀態。

在第20-23天之際,若卵巢沒有收到受精卵著床的訊息時,表示卵子沒有受孕,則這時黃體素的分泌將會開始衰退,當先前擴張的血管無法得到充分的養分,會急劇收縮,使得子宮內壁會因為缺氧、缺血,開始出現內膜剝落以及出血,形成所謂的月經。

月經期–賀爾蒙的衰退交叉點 先前讓子宮內膜增生變厚且處於穩定狀態的大量黃體素,將會因為沒有成功受孕的訊號傳遞到了腦下垂體下視丘的調節作用,使黃體素與雌激素緩速下降,這時如果原有黃體素的濃度過高,而因月經的發生而驟降速率過大的情況,將致使子宮收縮強烈,因而形成痛經。

濾泡期 促性腺釋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

賀爾蒙的變化: 在月經週期中,排卵前的瀘泡期,基礎體溫大約在36·6℃以下。排卵後卵巢內形成黃體,黃體進一步分泌孕激素。這孕激素會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致熱升溫的作用,使基礎體溫升高0·3-0·5℃,正常大約落在36.7~36.9℃之間左右(大約持續12~14天) ,一直持續到月經來潮前1-2天開始下降。

體溫變化子宮內膜是胚胎著床成熟的地方,在月經結束後的濾泡期時,就開始慢慢增厚,直到進入黃體期,黃體素大量分泌時,子宮內膜細胞會快速地增厚變得緊密,增加許多縐摺及腔室來儲蓄營養,提供受精卵著床、成長。當然另一波做人失敗的結果,這些增厚的內膜細胞就必須被清除,在子宮收縮與缺氧的幫助下,形成月經排除。

子宮內膜變化 在濾泡期間,濾泡(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會分泌刺激來刺激卵泡的成熟。在濾泡(卵泡)尚未成熟破裂時,黃體刺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會持續的釋放刺激雌激素(Estradiol,E2)生成,並在排卵期達到最高峰後瞬間降到低點。卵子排出後就開始進入黃體期,此時雌激素的分泌將受到控制,而黃體素(Progesterone,PR)會開始大量從卵泡分泌使內膜細胞增厚,預備受精卵的著床。在月經週期的第20-23天,若卵子沒有受孕,黃體素會快速衰退,最後進入大掃蕩的月經期 。

賀爾蒙變化月經週期的第1天到第12天,是濾泡形成與成熟時期,也就是濾泡期。第13~15天,是至關重要的排卵期,左右卵巢會以每個月交替方式,一次排出一顆卵子。在後半段的黃體期,預備迎接卵子成功受精的準備,原本在包覆卵子的濾泡將在卵巢中變成黃體,開始大量分泌黃體素,第20-23天時,卵子未受精,宣告做人失敗後,黃體慢慢衰退,預備進入清除增厚的子宮內膜細胞,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月經期。

卵巢變化

經痛與月經週期: 月經週期(Menstrual cycle)正常大約是28~30天為一個循環。在這28天的過程當中,卵巢、賀爾蒙、子宮內膜從為了準備孕育下一代,到因為”做人失敗”而必須啟動清除內膜的機制,其狀態與表現不斷的起伏變化、並互相的影響。月經週期可以分為月經期-濾泡期-排卵期-黃體期。讓我們看看在這28天當中,究竟身體出現了那些細緻的變化,以及和經痛的關係。

經痛自我評估

1.初經後2~3年內開始經痛

2.經痛時間持續3天以上或更久

3.近1年內經痛程度差不多,時好時壞

4.原本輕微疼痛,最近變得越來越痛

5.月經來潮的第1~2天最痛,第3天開始減緩,月經結束後就不痛了

6.原本不會經痛,最近或這1~2年開始經痛

7.陣發性疼痛或痙攣痛,疼痛位置不固定

8.每次月經來都痛,一直痛到月經結束

9.除經痛外,還會有頭痛、失眠、水腫、腰痠、 疲倦、噁心、手腳冰冷等,偶有胸悶心悸等症狀產生

10.月經結束,但疼痛感並未消失

11.不是每次痛,常常這次痛,下次不痛,非規律性

12.嚴重絞痛或隱隱作痛,每次痛的位置差不多,需依靠止痛藥

13.平常不痛,壓力大、睡眠不足、緊張時,當月就會經痛

14.月經期間,腹瀉或頻尿次數增加

15.平常不痛,飲食不正常、吃太多刺激性食物,當月就會經痛

16.經血量多或經期不正常

17.18歲後仍有經痛現象

18.有經痛或經期不順,且受孕困難

每一題一分

5分以下: 較偏向原發性經痛

5分以上:屬於器質性病變之繼發性經痛

選擇第9題:85%為二尖瓣膜病變、心臟功能不足等心因性引起之缺氧問題

選擇第8、10、或12題: 長期嚴重缺氧,已造成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症形成。

選擇第14題:缺氧沾黏情況已擴散到大腸、膀胱處,引發腹瀉、頻尿。

選擇第17題:90%為繼發性經痛,需配合運動、飲食與保健治療來抑制缺氧體質。

選擇第18題:游離的子宮內膜細胞已沾黏堵住輸卵管或破壞受精卵著床的子宮環境,造成不孕症。

長期經痛直接子宮健康影響子宮健康,以止痛藥或隱忍方式忽略警訊,將造成腫瘤、不孕症發生。青少年的初經經痛與18歲後的經痛,是缺氧體質造成,因此改善缺氧現象是最佳治療經痛與肌瘤、囊腫的方法。

   

經痛易犯族群-二尖瓣症候群女性

體態瘦瘦高高、個性緊張,說話較為急促,在人多的地方容易感到悶、喘,偶爾會心悸,這是二尖瓣患者普遍的徵兆。這類女性因為先天性基因的缺陷(特別是亞州女性),二尖瓣長得比較狹長,導致二尖瓣脫垂或二尖瓣閉鎖不全,因此心臟輸出血量供給不足,這類型女性通常有低血壓情況。這類族群因為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缺氧狀態,使得生理期間前後,容易因為黃體素濃度、血管收縮、及前列腺素分泌等因素而引發強烈的經痛。

經痛易犯族群-心臟病女性

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心肌肥大等各種心臟病,因為心臟疾病造成心臟輸出血液受影響,身體產生能量受影響,血氧代謝差,相對造成生理期間的經痛發生。心臟病患者也是慢性缺氧族群大宗,當月經來臨時,缺血又缺氧,使身體更為虛弱,當子宮縮收加上前列腺素的發炎現象,將造成腹部經痛、頭痛、失眠、嘴唇發紫、蒼白等症狀。

經痛易犯族群-貧血女性

貧血是指血液中的紅血球細胞濃度減少、血色素降低或血液稀薄的狀態,女性紅血球細胞濃度低於380萬個、女性低於12克,即表示有貧血的傾向。貧血女性由於血液中的帶氧量不足,因此也是慢性缺氧一族,平時就比一般人體質虛弱,也常頭暈目眩、臉色蒼白、氣喘、心悸等,嚴重者還會有嗜睡、食慾不振、心臟擴大,甚至心衰竭等情況。這是因為血液稀薄時,氧氣或醣類等養分,無法被充分法到身體的各部位,特別是腦部。因此在生理期間、月經大崩盤之際,經痛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也比較容易引為缺氧沾黏而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

經痛易犯族群-肥胖女性

肥胖女性容易因為多囊性卵巢症、子宮內膜異症、子宮肌腺瘤等而產生嚴重經痛與異常的經期。由於脂肪細胞會儲存和製造雌激素,過多的肥胖細胞就會產生異常高量的雌激素,刺激卵泡,使得原本只在濾泡期才長7~10顆卵泡,異常的長到2mm~8mm小囊。

因為是非正常的卵泡,所接受的黃體刺激素又不足以讓她們的外囊細胞變大變多,這些小囊會分泌雄性荷爾蒙進入血液中,使女性患者引起一些症狀,如:月經不順(月經稀發或無月經症)、肥胖、多毛、長青春痘、禿頭等症狀。因此大多數肥胖女性物容易排卵,也沒有足夠黃體素讓內膜成熟,因此子宮內膜不會定期剝落(月經),加上過多的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細胞增生,在缺氧環境下的子宮內膜增生,容易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症,缺氧環境下促使更多 MMP釋放作用,造成更多沾黏引起子宮肌腺瘤。

經痛易犯族群-瘦弱女性

根據臨床研究發現,BMI數值越低的女性,經痛頻率與疼痛感越嚴重,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機率越高,大概減少一個單位指數,機率提升12~14%,不僅如此,容易骨質疏鬆、感染抵抗力下降、心肌無力、體溫失調、腎衰竭,當BMI數值低於22的女性,死亡率也會明顯增加。

瘦弱女性的瘦素分泌以及MMP與免疫力消長有關。體型越瘦的女性,由於脂肪少,所以排卵時,沒有充分營養與能量可以供應子宮作為生殖之用,同時在月經前後,瘦素分泌更少,子宮細胞大量吸收血鈣使肌肉強烈收縮,因此成為強烈經痛的主要原因。瘦弱女性的MMP生成比脂肪多的人明顯高出許多,這種特殊蛋白質會破壞子宮內膜細胞外圍的膠原束縛,增加細胞的沾黏與血氧滲透性,加上免疫發炎機制的作用,使子宮內膜異位症更加發達,生理痛機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