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遠離我:空姐的心聲

空服員是一個光鮮亮麗又人人稱羨的職業,但是每位女性空服員總有不為人知的痛楚,其中最廣泛的就是經痛及子宮內膜異位症。經痛的人都會影響心情,並可能伴有腹瀉、倦怠、頭暈、頭痛等現象,嚴重時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臉色蒼白、四肢發冷等症狀,甚至痛到必須就醫,嚴重影響生活、課業和工作。由於工作的關係導致女性空服員日夜顛倒、三餐不定時、站立過久、高壓力環境等,長時間不正常的狀態導致身體缺氧的非常嚴重,子宮內膜細胞到處亂竄,使得沾黏嚴重,當然會痛得更加劇烈,最後演變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如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巧克力囊腫、不孕症等,甚至於服用過量的止痛藥,導致肝腎衰竭。

目前已經有臨床統計顯示,婦女病症(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巧克力囊腫、不孕症、慣性流產等),似乎已經成為女性空服員的職業傷害。受試者來自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等,中國各個航空公司的女性空服員,總共回收1175份有效問卷。分別為空勤空服員563名及地勤空服員612名。週期異常、嚴重經痛、經血過多過少的空勤就有(30.55%)而地勤(13.40%),;生育率為空勤(36.59%)地勤(43.95%);自然流產率為空勤(6.80%)地勤(2.97%)。由以上統計可以看出來,空勤月經不正常的狀況非常嚴重,經痛已經是一種病症,經痛後續所產生的問題已經不單單只有痛的關係,而是會演變為子宮病變,肌瘤、不孕症,慣性流產等很嚴重的問題,所以對空勤來說生育率比起地勤是低很多的,更不用說長期不健康的狀態下,母體不健康讓流產率升高,而隨之而來的種種問題,所引發的蝴蝶效應,這已經不是一個可以輕忽的問題了。 

缺氧導致經痛更嚴重

每個月月經來時都痛得苦不堪言嗎?妳是不是一直沒辦法懷孕?也許妳得了內膜異位症而不自知。經痛等子宮內膜異位症都會讓女性的生活品質降低,更嚴重的人還會影響一個家庭,如果每次月經來就痛不欲生,最好快就醫檢查,置之不理的話拖久就會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根據統計,在台灣800萬生育年齡女性中,有2~5%的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換言之,有20~40萬的女性受到此病的侵襲。實際人數應該更多,因為這2~5%是有明顯症狀,且經過診斷與治療的,還有部份患者是潛在、尚未被發現的。

目前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方面一直沒有很大的進展,只能使用救急的方式,經痛就使用止痛藥,子宮內膜異位症使用避孕藥,如果肌瘤擴大就開刀切除,而開刀切除後不出兩年,又開始經痛,有些人甚至在幾個月後又發現1-2公分的小肌瘤產生。所以現在科學家一直都在積極地尋找根源,才能對症下藥,值得慶幸的是,這幾年已經找到子宮內膜異位症、經痛等婦女疾病的根源,那就是『缺氧』。台灣的國立成功大學也做了相同的研究,缺氧(Hypoxia)會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加重經痛,研究發現,缺氧(Hypoxia)會誘發缺氧因子(HIF-1)產生,而後就會讓發炎因子COX-2增加,當COX-2越來越多,那前列腺素就會分泌更多,讓經痛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加劇;現在研究人員尋到的根本原因,缺氧(Hypoxia),所以他們就試著阻斷缺氧因子(HIF-1),有了驚人了發現,自從阻斷缺氧因子(HIF-1)後,經痛跟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狀況日益減緩,也就是說慢慢地變好,這讓科學家非常的興奮。

已經可以確定如果要治療或預防經痛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可以朝缺氧(Hypoxia)下手,讓子宮內膜細胞及身體全部的細胞都充滿養分,就能避免細胞病變,而後產生沾黏等狀況,也會讓發炎因子減少,讓經痛不再產生,缺氧(Hypoxia)是我們首要對付的重要方向。

文獻來源:J Pathol. 2011 Nov;225(3). 

經痛健康專欄-缺氧:經痛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元兇

根據調查,高達80%的經痛女性往往伴隨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這是因為18歲以後的經痛多屬繼發性痛經,引發原因包括子宮沾黏、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子宮肌腺症、巧克力囊腫等良性腫瘤。我們的研究卻發現女性從經痛再惡化成子宮內膜異位症,其實是因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缺氧所致。

在月經來臨的前一天,子宮得依靠缺氧這個動作來讓內膜細胞排出體外。不過對於身體處於慢性缺氧的女性,將拉長月經期之子宮肌高度缺氧時間,迫使前列腺素分泌異常增加,除引發經痛外並加速子宮沾黏以及子宮病變的機率。

目前常見治療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多為止痛藥或各類停經藥,例如避孕藥、賀爾蒙藥等,雖可稍減疼痛或停止經期,但長期使用反而使賀爾蒙分泌失調,子宮內膜增厚而無法順利排除,反易造成游離內膜亂竄。一旦停止使用後,子宮內膜異位與經痛常將春風吹又生地再度找上門。這問題的關鍵就出在慢性缺氧並沒有獲得改善。關於子宮疾病已經有不少新研究發現,像是抑制子宮內膜沾黏的GasZn、阻斷腫瘤血管新生素的SSR3,其中比較比較耳熟能詳的MLB-R7已被證實可以強化身體耐缺氧,有效縮小子宮內膜異位腫瘤。

經痛健康專欄-經痛吃止痛藥?將越吃越嚴重

雖然說經痛是上天對女性「作人失敗」時的懲罰,但是當看到周遭的女性親朋同事常靠著止痛藥來解除經痛之時,我仍會很雞婆地勸她們少吃,否則日後將引發更嚴重的疾病!在這止痛藥天羅地網的宣傳之下,很少女性能夠不仰賴止痛藥來解痛,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止痛藥雖可暫時緩輕疼痛感,但長期下來,撇開它對腎臟的致命問題不談,它將反而導致之後的經痛加劇,亦會提高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等良性腫瘤的機率!

止痛藥的作用是以抑制前列腺素生成過程,消除發炎反應來降低疼痛感。但長期抑制它的分泌,將使得負責清除經內膜細胞亂竄之巨噬細胞功能減弱。當月經之際,數以億計的子宮內膜細胞除了被排出之外,殘留的細胞隨體液在子宮、卵巢、骨盆腔中亂竄,而原本扮演免疫警察去消滅這些逃逸者的巨噬細胞,卻因藥物作用而被削弱,這結果使得那些亂竄的內膜細胞演變成子宮內膜異位(巧克力囊腫、子宮肌腺症、骨盆腔沾粘等等腫瘤)!

在我的研究中發現到經痛的主要原因其實還是在「缺氧」問題(詳『子宮內膜革命』),由於心臟力、生活飲食習慣等使缺氧加劇,除了刺激大量前列腺素的生成而加劇經痛發生之外,更會引發沾黏因子的分泌,啟動之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因此要徹底解除經痛唯有從不缺氧著手才是根本,並且得先從少用止痛藥開始!

子宮內膜異位會經痛-恐導致不孕別輕忽

妳有經痛的困擾嗎?千萬不要輕忽,有可能是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導致!當出現嚴重的經痛時,可不是自行買止痛藥來吃吃就了事,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還會造成不孕,對於想要懷孕生子的婦女,最好能進一步就醫診治。

保守療法使用止痛藥與避孕藥

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何信頤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經血逆流到子宮內,最常出現的症狀就是經痛,並依據疼痛程度有分等級,且可做腹腔鏡來進行分辨;至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則是依據病人症狀,而經痛的保守療法就是使用止痛藥,或是服用避孕藥來改善。

恐導致不孕 需做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

但是子宮內膜異位症也有可能造成不孕,如果對於想要懷孕生子的婦女,就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何信頤醫師指出,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很嚴重的病人,會無法懷孕,經由腹腔鏡檢查確診後,可進行病灶燒灼術;此外,有可能會需要做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需經由醫生來判斷。

多吃綠色蔬菜與水果 有助降低罹患風險

何信頤醫師進一步指出,遺傳與不良的生活作息,是導致婦女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原因;也有研究顯示,多吃自然食物如綠色蔬菜與水果,較不會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若是經常吃加工食品如培根等,就會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風險。所以,在飲食上最好是要多吃蔬菜水果。

報導連結:http://times.hinet.net/news/19919347

經痛治標問題-經痛檢查與診斷

經痛治標問題

長期受經痛生理痛折磨的女性在求助醫生診治時,一般的檢測方式有腹部超音波、陰道超音波、腹腔鏡檢查、輸卵管攝影(HSG)以及血液檢查淋病雙球菌、披衣菌培養檢測,通常初期檢查時多給予腹部超音波、陰道超音波較無侵入性之檢查,接下來進一步血液檢測觀察賀爾蒙數值例如黃體刺激素(LH)、黃體素(PR)、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等,但是最為準確、可確認的方式還是透過腹腔鏡的檢查,可得知屬於哪一類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經痛止痛藥

普拿疼、阿斯匹靈、斯斯止痛、泰諾等止痛藥,是經痛生理痛女性常選擇的抑制藥物。輕微經痛可以獲得不錯的止痛效果,但是研究發現,長期使用止痛藥不但經痛生理痛無法獲得緩解,反而容易助長肌瘤、囊腫對於身體的傷害與負擔。女性朋友選擇止痛藥時應該再三思量,以免造成病情惡化。

經痛避孕藥與激素

口服避孕藥 (Oral contraceptive pill)

口服避孕藥就是給予身體大量的黃體素和雌激素!當過量的黃體素和雌激素在女性的排卵之前給予時,會讓位在腦袋中央的下視丘誤以為妳已經懷孕。這種方式可以說是逆轉的身體的自然法則,當然科學家也使用了很多方式來杜絕副作用,可惜的是,就算在怎麼樣的改良,生命還是會找到出入,長期高濃度的黃體素會增加血管張力素轉化酶(Aminopeptidase P)的濃度,使得血壓因而升高而造成中風、心肌梗塞等致命疾病,即使沒有發生也有因容易生成靜脈血栓而演化相關心血管疾病。

促性腺釋放激素類似劑(GnRH Agonists)控制月經的生殖賀爾蒙:

促性腺釋放激素(GnRH,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它主要在大腦的下視丘部位接收來自各方的訊息(包括雌激素、褪黑激素、黃體素等濃度),來決定要生產多少的雌激素和黃體素,這個療法,是目前較常見用來治療輕微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方式,使體內產生一種類似假性更年期的狀態。不過當停藥之後,復發機率竟然高達74%,應該歸類為治標的方式之一,畢竟它無法根治子宮內膜異位。

雄激素(睪丸酮)類似劑 (testosterone)這種方法就是讓女性的,就是讓各位姐妹體內多一點男性氣息的仿造的睪丸酮,漸漸的月經自然地就停頓下來。卵泡和子宮內膜接受不到要為懷孕做準備的指令時,內膜細胞就漸漸的萎縮,自然就不會懷孕了,但是這類用藥主要會讓女性使用者發生頭痛、頭暈、體重增加、乳房萎縮、毛髮增多、聲音低沉,以及皮膚油脂增高,容易泛油及明顯的滿臉粉刺等等一切男性的特徵,嚴重的還會罹患肝癌與卵巢癌的風險。

經痛的消炎止痛藥物問題

經痛止痛藥物

一般人經痛,會選擇服用止痛藥來減緩經痛,但隨個人疼痛感受度不同,劑量服用也會增加。近年在廣告的推波助瀾之下,台灣女性在經痛發生時,習慣使用止痛藥台止痛,因此止痛藥在藥局販售銷售率與市占率名列前茅,可怕的是,某些止痛藥在廣告中強調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但事實上止痛藥不僅會傷害腸胃道中的內膜,長期使用更會加重肝、腎的負擔。 

副作用:

止痛藥的作用是抑制前列腺素,減緩發炎反應,以緩解經痛,但是長期使用抑制前列腺素反而會使子宮內膜無法順利排除,造成內膜細胞亂竄,反而容易演變成子宮內膜異位(沾黏、巧克力囊腫、子宮肌腺症等等),更別說長期使用西藥對身體的造成的傷害與負擔。
止痛藥的成分有很多種,目前市面上的止痛藥大多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簡稱NSAID)。

商品名成分

普拿疼、斯斯止痛藥、百寧痛、伯樂止痛錠Acetaminophen乙醯氨酚
阿斯匹林Acetylysalicylic acid乙醯水楊酸
PonstanMefenamic acid邁那密酸
VoranDiclofenac

經痛與生理痛

從認識經痛與生理痛開始

女性一生或多或少都有過的經痛經驗(又稱為生理痛)但是普遍見缺對於經痛的基本知識,因而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黃金定律。因次,在進入治療經痛生理痛之前,我們需先從認識經痛與生理痛開始著手,例如經痛是什麼、經痛發生原因、經痛類型、經痛症狀、經痛發生因子、經痛易患族群以及賀爾蒙與月經週期等,並介紹現有醫學治療對於經痛評估與流程,細細咀嚼這個攸關女性健康與幸福的月經及經痛生理痛因果寶典,從基礎知識扎根,才能找出自身病痛根源。

發現經痛的根源─缺氧

造成經痛生理痛的主要原因為缺氧,到底缺氧為何造成經痛,我們將先從介紹有氧無氧代謝對身體機能、生殖器官的重要性。接著進入重點,詳細分析導致身體缺氧、誘發缺氧體質的因素–沾黏拉扯與缺氧、心臟功能與沾黏缺氧、血管問題與經痛缺氧、二尖瓣病變與經痛缺氧、子宮內膜異位症與經痛缺氧,最後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造成經痛的飲食因素以及導致經痛的生活習慣因素。經痛的缺氧問題絕非一朝一夕形成,大部分多為心血管問題引起的缺氧沾黏問題,讓我們先完全掌握經痛缺氧的因果關係後,下一步我們就可以輕鬆地選對預防與治療方式,遠離經痛生理痛的困擾。

探討經痛的根本防治方法

根據本研究室研究發現抑制缺氧沾黏是解決經痛、生理痛最有效方針。市面上的產品或是現有醫學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都只表面抑制了疼痛的前端問題,例如消炎、停經、肌瘤囊腫切除等來解除經痛,但是當一階段的治療停止後,當月經正常來潮後,經痛、生理痛像是春風吹又生一般,立刻又找上門,甚至痛感加劇、子宮內膜異位更嚴重。

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從幾項植物萃取出的抗氧化物:MLB-R7、 GasZn以及黃連萃取物,可以有效抑制缺氧 ,降低沾黏、調節不規則電波,降低疼痛感、調節發炎狀態,從根本做到預防與治療的效過,將可有效解除經痛、生理痛,並減少經痛生理痛再復發。

揪出經痛治標問題

婦產科、診所對經痛的治療有一套標準程序,先從經痛的檢查與診斷,將姐姐妹妹們分門別類貼上原發性經痛或是繼發性經痛(其中繼發性經痛又可細分為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巧克力囊腫等引起)一族,然後施予標準的治療程序,但是不管是施予藥物或手術治療,復發率高達8成。這一章節我們將好好為姊妹們來揭開現有醫學治療上的缺陷問題,從經痛止痛藥、經痛避孕藥、經痛賀爾蒙藥到復發率亦高的治療經痛手術。透過圖文段落式的描述解說,讓姐姐妹妹們可以更快、更容易的了解目前自己正在進行的經痛生理痛治療法之優缺點。

經痛補品的錯誤觀念

許多女性有使用四物、月見草油的習慣,平常也會買補品作為調養身體之用,不過常常適得其反,反而滋補了肌瘤、囊腫,經痛生理痛情況越來越嚴重。在這裡我們將提供經常經痛生理痛的女性了解那些是適合自己補充之產品,而那些補品是絕對需要避免,例如四物當歸、生化湯、大豆卵磷脂、亞麻酸GLA是女性常見用來調節月經、治療經痛生理痛的補品,然而這類產品由於富含類雌激素因此會造成子宮內膜細胞異位加劇,也就是說這些雌激素補品提供了子宮內膜異位養分,使這些叛變的內膜細胞得以擴大版圖,甚至已經停經之婦女,若子宮內有殘存的肌瘤,也會因此被刺激而變大,壓迫到膀胱引起發炎等,原本想補充一些女性荷爾蒙的美意,卻變相造成疾病的產生。

姐姐妹妹的案例分析

大部分經痛生理痛的類型可細分為九大類,其經痛生理痛類型有:咖啡不離手的咖啡姊、經常情緒低落的憂鬱妹、頂客姊、不忌口引用冰品的冰涼妹、體重失控的貴妃姊、吃不胖的竹竿妹、作息時間混亂的夜貓姊、容易神經緊繃的緊張妹以及神農試百草的大補姊。每個類型都有一個經痛生理痛的案列分享,從人物經痛生理痛的故事分享,點出引發的痛原問題,並提出解決該案例經痛生理痛的有效方法,從日常生活與積極保健雙重配合下,最終離經痛生理痛的病原,重返健康幸福人生。 

經痛討論分享區

在經痛討論室中,我們可以看到更多關於經痛生理痛、經痛缺氧沾黏、原發性經痛、繼發性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最新治療方法等國內文獻探討、報章雜誌經痛健康專欄刊載等,並特別增加讀者Q&A,讓有經痛生理痛或是家人有經痛生理痛困擾的讀者,可以透過自我檢視、互動分享而增加讀者治療的信心與勇氣。在經痛書籍介紹中,陳志明博士撰寫的『子宮內膜革命:經痛(生理痛)、肌瘤、不孕症大滅絕』,此書為國內第一本針對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症引發之經痛生理痛、子宮內膜異位之肌瘤、囊腫、不孕症,從根本原因、日常生活與飲食之影響、現有治療問題、根本解決方法,以及大家最想知道的最新研究配方,以專業科學角度,將新知新觀念介紹給讀者們。

經痛是什麼

經痛 (Dysmenorrhea) 是指女性在月經前及期間,出現的各種生理上之疼痛,包括腹部絞痛、腰酸背痛、頭痛、噁心嘔吐、乳房脹痛、體重增加、長青春痘、腸胃不適等生理症狀;在心理方面將發生如情緒低落、煩悶、焦慮、失眠等症狀。又可稱為痛經或生理痛,對大多數女性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之影響。

18歲前的經痛

一般來說,經痛常被分為兩類型:原發性經痛與繼發性經痛,不論哪種類型都會發生疼痛,包括腹部悶痛、絞痛、腹瀉、頭痛、嘔吐、腰痠等症狀。根據調查,90%的女性有過經痛的經驗,其中原發性經痛更是青少女缺課的首要原因,患病率高達67.2%。簡單的說就是從少女轉變成女性時的轉變與適應現象。

由於初經時到發育成熟前,身體尚在發育階段,過度的子宮收縮與血液供給不足的缺血性疼痛、加上前列腺素的大量分泌,以及外在的因素如減重、體重過輕等抽菸、經期過長等總總原因而引發原發性經痛。大多在18歲~20歲經痛就會逐漸減緩,甚至不再發生。

18歲後的經痛

一般當女性在18歲之後仍出現經痛現象,則絕大多數為繼發性經痛。所謂繼發性經痛是指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病變–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巧克力囊腫、腹腔沾黏等問題所造成的發炎性疼痛,尤其在女性的生理期前及期間,在子宮收縮之下將引起的觸發性、牽扯性的疼痛,可以說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所發出的警示聲。

繼發性經痛與子宮的病變畫上等號,因為個人長期處在慢性缺氧,加上月經期間血管收縮導致缺氧達到最高點,引發大量沾黏,沾黏拉扯會造成經痛、而沾黏惡化成子宮肌瘤、肌腺瘤,在月經期間時,又會因子宮收縮拉扯,而造成嚴重經痛,可以說是環環相扣、惡性的循環。

許多長期經痛的女性在未婚時,總是以為吃顆止痛藥、忍一下就過去,沒想過有一天經痛會成為她們日後組成一個完整婚姻家庭的阻力。根據統計,80%長期經痛女性,在幾年後都檢查發現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也正是不孕症患者的最大宗。

月經與經痛

女性的身體會為每一次的懷孕機會做好準備,因此在卵子排出送達子宮前,子宮內膜細胞開始增厚,賀爾蒙的分泌也會改變。一旦卵子未受精,身體就會產生一連串反應來清除這些內膜細胞,於是就產生月經,現代人多半會用比較通俗、口語的方式來詮釋,例如MC(Menstrual cycle)、大姨媽、好朋友等。

經痛就是在月經期間產生的疼痛,較為嚴重的經痛症候群甚至會在經期前就開始顯現。月經期間出現經痛,主要原因與子宮清除內膜細胞所啟動缺氧與前列腺素的機制有關。因此目前有部分醫藥在治療經痛的策略上,就是讓月經先停止報到,但顯而易見的是,根源問題未解決,一旦恢復正常生理期,經痛問題還是存在。

月經期之前一天,身體清除子宮內膜的機制:釋放血管收縮素以緊縮血管造成缺氧收縮子宮肌肉層內的血管,造成子宮缺氧以排除外層的子宮內膜細胞月經期發生之間,啟動免疫防衛機制:分泌前列腺素及發炎因子啟動免疫因子及巨噬細胞,清理子宮內外已剝璃的游離內膜細胞。

月經症候群

每當沒有受孕的訊號發生之後,生理週期就會為下一次受孕機會進行準備。因此當月經期發生時,子宮內膜將開始崩裂,血小板來到此處緊急修復,而此時大量的血管收縮素(血管張力素)會被釋放出來,子宮因為前列腺素的影響,會產生類似發炎的現象,因此產生劇烈經痛感。而血管收縮素(血管張力素)也造成了子宮嚴重的缺氧,讓外層的內膜細胞快速脫落排除。這段期間的血管收縮素(血管張力素)的濃度也產生了變化,因此許多女性在生理期前、中、後,情緒的起伏、煩躁感會特別明顯,偶有噁心、嘔吐,甚至影響睡眠品質。

經痛自我評估

1.初經後2~3年內開始經痛

2.經痛時間持續3天以上或更久

3.近1年內經痛程度差不多,時好時壞

4.原本輕微疼痛,最近變得越來越痛

5.月經來潮的第1~2天最痛,第3天開始減緩,月經結束後就不痛了

6.原本不會經痛,最近或這1~2年開始經痛

7.陣發性疼痛或痙攣痛,疼痛位置不固定

8.每次月經來都痛,一直痛到月經結束

9.除經痛外,還會有頭痛、失眠、水腫、腰痠、 疲倦、噁心、手腳冰冷等,偶有胸悶心悸等症狀產生

10.月經結束,但疼痛感並未消失

11.不是每次痛,常常這次痛,下次不痛,非規律性

12.嚴重絞痛或隱隱作痛,每次痛的位置差不多,需依靠止痛藥

13.平常不痛,壓力大、睡眠不足、緊張時,當月就會經痛

14.月經期間,腹瀉或頻尿次數增加

15.平常不痛,飲食不正常、吃太多刺激性食物,當月就會經痛

16.經血量多或經期不正常

17.18歲後仍有經痛現象

18.有經痛或經期不順,且受孕困難

每一題一分

5分以下: 較偏向原發性經痛

5分以上:屬於器質性病變之繼發性經痛

選擇第9題:85%為二尖瓣膜病變、心臟功能不足等心因性引起之缺氧問題

選擇第8、10、或12題: 長期嚴重缺氧,已造成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症形成。

選擇第14題:缺氧沾黏情況已擴散到大腸、膀胱處,引發腹瀉、頻尿。

選擇第17題:90%為繼發性經痛,需配合運動、飲食與保健治療來抑制缺氧體質。

選擇第18題:游離的子宮內膜細胞已沾黏堵住輸卵管或破壞受精卵著床的子宮環境,造成不孕症。

長期經痛直接子宮健康影響子宮健康,以止痛藥或隱忍方式忽略警訊,將造成腫瘤、不孕症發生。青少年的初經經痛與18歲後的經痛,是缺氧體質造成,因此改善缺氧現象是最佳治療經痛與肌瘤、囊腫的方法。